<pre id="z11dd"><strike id="z11dd"></strike></pre>

      北京電控堅持實干篤行推進主題教育 上半年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今年以來,北京電控扎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市委和市國資委黨委工作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落實“一二一一”核心戰略和“四個統籌”工作方針,聚焦補齊工作短板、提升核心能力,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各項年度重點戰略任務,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為落實全年經營指標和中長期戰略蓄勢聚力、奠定基礎。堅持戰略引領,高質量做好中長期規劃滾動修訂,加快推進重點重大產業化項目;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工作體系,取得豐碩科技創新成果;堅持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發展平臺建設,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積極穩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堅持優化管理,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資本運作力度,健全內控管理體系,促進提質降本增效;堅持擔當作為,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各項工作,認真落實首都國企社會責任;堅持全面從嚴,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大力實施“黨建質量提升工程”,為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保證。

      所屬各單位按照北京電控工作安排,積極應對外部不利因素,扎實推進各項任務,狠抓落實、攻堅克難,取得了難能可貴的發展成果:


      京東方集團面對顯示屏價格波動等情況,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在持續鞏固半導體顯示龍頭地位的同時,不斷推出引領行業的創新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創新方面,以1884件PCT專利申請量位列2022年全球PCT國際專利排名第七位,連續第七年躋身全球TOP10;以2195件專利授權量位列2022 IFI專利授權排行榜全球第11位,連續第五年躋身全球TOP20;入選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以強勁的研發水平和創新實力成為中國科技企業中的創新“翹楚”。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京東方旗下已量產的14條半導體顯示生產線和1座智能制造工廠(共15家)全部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北方華創集團圍繞產品布局,持續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加大知識產權工作力度,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不斷提升。半導體設備種類覆蓋面不斷拓展,各類設備銷售量提升顯著,截至今年上半年,12英寸深硅刻蝕機PSE V300累計實現銷售100腔;立式爐累計在客戶端上線突破500臺;累計發布20余款量產型外延設備,出貨近1000腔,實現在集成電路、功率器件、硅材料、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外延工藝設備全覆蓋。在新能源光伏領域,北方華創牽頭SEMI光伏設備工作組數十家成員單位聯合編寫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用臥式PECVD石墨舟材料技術指南》得到SEMI中國光伏標準技術委員會立項批準。


      燕東微持續聚焦集成電路制造,加強產品開發和創新升級,12英寸晶圓生產線一階段已于4月底實現試生產,首款試生產的功率SBD器件良率達到預期,預計年內產能達1萬片/月。以“科改示范行動”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沿著市場化方向增強內生動力,在改革重組中夯實發展基礎,在機制創新中釋放團隊活力,在“科改示范行動”中取得了顯著的改革成效,被評為“科改示范企業”標桿級,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獲評科改示范“標桿”等級企業。


      電子城高科上半年營收及利潤超額完成預算目標,各項重點任務穩步推進。在重點任務方面,搭建IC/PIC創新中心,成為首個集成電路集成光路雙集成的示范園區;籌辦光電子集成應用與產業化發展論壇,主辦2023中關村論壇專場活動科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南京項目A地塊實現交付,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入駐電子城·(北京)IT產業園,朔州·星樂海灘水上樂園開業試運營;知魚智聯完成電控產投定增,與商湯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兆維集團圍繞北京電控構建芯屏產業生態的戰略部署,不斷推進“二二一”核心戰略細化落地,以集團“十四五”戰略中期評估為契機,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具有兆維特色的科技產業新格局。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6.34億元,利潤4411萬元,同比實現雙增長,較好完成各項重點工作任務,集團整體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堅持戰略引領,圍繞特通產業平臺搭建,統籌推進北廣科技和通信分公司技術、市場、資產等優質資源整合調整,有效促進特種裝備產業做大做強;堅持科技創新與資本運作的“雙引擎”驅動,開展股權激勵方案、項目跟投方案評估,積極推動資本化運作,同時強化自主研發投入,突出技術攻堅,亞微米裂紋檢測系列產品成功中標23臺,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完成晶圓宏觀缺陷檢測二代機產品開發,準備搬入客戶產線進行驗證;智能制造中心持續加大精密制造產線設備及研發投入,上半年系統內配訂單實現新突破,圍繞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重點領域,加快解決核心制造工藝環節的“卡脖子”問題。

      大華公司以改革促發展,持續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全面完成上半年經營預算指標,主營收入和利潤同比雙增長,圓滿完成上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積極完成戰略中期評估,優化了符合公司發展實際的“一二三四”戰略,以更有力的舉措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組建了大華公司研究院,廣泛集中專家智慧與資源,形成技術發展新優勢,堅定不移打造大華公司國有企業“金字招牌”。上半年還成功入圍“科改示范行動”名單,成為北京市入圍該名單的21家企業之一。聚焦行業大客戶和重要戰略客戶,積極進行市場拓展,精彩亮相第24屆中國環博會等一系列展會。


      益泰集團信息服務產業平臺經濟運行呈現穩步推進、進中提質態勢,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堅持圍繞“124X”核心戰略落實推進產業發展,數字技術創新和服務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形成了包括體現AIGC技術的牡丹助理、流程自動化機器人RPA2.0版等一系列數字化轉型創新成果,并具備市場推廣條件。牡丹集團成為北京市國資國企“推動國有企業數據交易全流程進場工作”“積極發展數據要素新業態”兩項試點單位,數據治理與應用服務等新興業務已從培育期正式進入成長期。強化創新和市場聯動,積極推動數字化場景落地。旗下企業與太極股份、中科曙光等達成戰略合作,市場生態圈的拓展取得一定成效。

      電控愛思開堅持穩中求進,多措并舉應對行業周期性和結構性變化疊加影響,經營工作穩步推進,扎實落實各項重點任務,主要經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完成預算額的162%,同比增長59%;實現利潤總額2.65億元,完成預算額的882%,較去年同期實現扭虧增盈2.9億元。生產電芯1405萬支,銷售電芯1265萬支,其中出口電芯1251萬支,稼動率平均超過85%。積極開拓市場,與多家客戶進行深入溝通;做實做細提質增效工作,優化危險廢棄業務和物流等服務商管理;持續優化供應商結構,確保供應鏈穩定,推動采購成本降低;完成模組生產線改造并進行MES智能制造系統(三期)建設,持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七星集團各項工作推進有序、執行有力、落實到位,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比增長189%,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比增長68%,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文化產業成果豐碩,七九八文化完成中長期規劃滾動修訂,戰略目標更加清晰,產業路徑更加明確;第七屆畫廊周北京等熱門活動成功舉行,XR直播技術服務亮相中關村論壇,文化科技創新展品登陸文博會??萍籍a業穩中向好,磁性材料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市場有效拓展,訂單量穩步提升;電聲器件圓滿完成2023年“全國兩會”保障任務,第一款2.4G無線麥克風實現批量化生產,推進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建設,為產業發展積蓄力量。


      正東集團克服種種不利影響,圓滿完成2022-2023年度供暖保障工作,有序推進“冬病夏治”,為冬季供熱做好扎實準備。完成動力南廠余熱鍋爐節能改造,每年可減少動力南廠約200萬Nm3燃氣消耗量,降低綜合運營成本。完成動力南廠聯合循環冷卻塔改造,提高發電效率以及機組運行的穩定性和熱經濟性。751園區上半年引入文化科技類客戶15家,出租率93%以上;利用79罐、時尚回廊、傳導空間等特色場地舉辦會展活動20余場。同時,搭建城市投資拓展模型,新增10個儲備項目,持續推動751品牌“走出去”。

      北京京電瞄定全年任務目標不動搖,緊盯重點、靶向發力、務實重干、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主營業務質效持續提升,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近4.4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170%。布局建立了供應鏈服務、進出口服務、招標代理服務等多點支撐業務體系,逐步建立提升了“供應鏈保障中心、供應鏈協同中心、產業鏈賦能中心”的功能,在解決關鍵物料“卡脖子”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支撐芯屏產業增強自主可控能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電控產投聚焦主業,在芯屏產業投資上持續發力,已投基金上半年新增7個投決項目,合計投資金額2億元。其中,電控產投主導的光電融合基金上半年累計完成4個立項項目,1個投決項目,基金圍繞硅光及集成電路產業鏈,投資布局設計、材料、裝備、制造、封測及應用等環節優勢企業。新增2個股權直投項目,其中認購知魚智聯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定向發行股票500萬股,參與新相微上市發行戰略配售,獲配股票165.99萬股。

      易亨集團以建設“電控調整保障平臺”為使命,以落實“電控存量資產集中運營管理平臺”為目標,著力構建專心專注專業的運營管理模式。易亨物業公司運營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推進制度建設,完善部門職責,人員配置逐步到位,外部資源多渠道拓展,積極推進“雙碳”智慧園區建設,實施園區工程改造項目28項,榮獲2022年度中國商務辦公產業獎項,易亨·飛宇園區榮獲“2022年度產業園區運營標桿項目”獎項。同時,易亨睿智航公司也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并通過CNAS實驗室認證審核。

      久益公司緊扣調整保障平臺社保、非經、接訴即辦和信訪維穩、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及酒仙橋舊改專項工作等重點領域,梳理66項工作內容,全面完成二季度各項工作任務,為全年工作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進一步關注房改售房,保障改善民生,協調相關產權單位,持續擴大房改售房預簽約比例。深入研判發展形勢,密切關注實施進度,積極配合政府推進酒仙橋舊城改建項目。按計劃落實《酒仙橋舊改區域房屋維修工作方案》,確保酒仙橋舊改區域安全穩定。截至目前,處理接訴即辦派單響應率均達到100%,合理合法訴求工單解決率、滿意率持續提升。推動“主動治理,未訴先辦”,解決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提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信息學院(電子黨校)續寫好國家“雙高計劃”后半篇文章,為打好收官攻堅戰奠定基礎,推進學?!笆奈濉币巹澣蝿崭哔|量完成;順利通過北京“特高?!睂<医M實地考察驗收,2023年上半年完成績效指標334項,績效目標達成度99.4%;形成國家級成果384項,省級成果512項。北京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推進會暨2023年職業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學校舉行,現場舉行北京職業教育“入學即入職”項目發布儀式。高質量服務北京電控黨建和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截至6月底,完成電控各級各類培訓任務共19期、5715人次,加強黨建科研和黨員教育管理,獲批北京市黨的建設研究會課題1項、承擔電控黨委1項課題,在全系統開展“黨課進支部”活動。

      技師學院以“培養大國工匠精神、服務大國重器制造”人才培養定位為己任,服務北京電控芯屏產業生態建設,形成“一體兩翼三支撐四驅動”辦學成效。堅持“高端引領、校企合作、多元辦學、內涵發展”辦學理念,成功舉辦電子工程系教育教學成果展,依托“電控芯技能學院”等4個共建學院為提供高素質技能人才支撐;啟動“北京電控集成電路智能制造工程師學院”年度建設任務,承辦第二屆國賽精選項目選拔賽,完成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特高建設驗收;搶抓北京市“急升驟降”的中招生源態勢,目前完成563人的招生數量,產業技能提升綜合學堂和技能學堂中服務北京電控4309人次;深入開展主題教育見成效,黨委書記主抓保障校園管控“平安大事”,搭建“學院聽你說”平臺,以“接訴即辦”為主抓手強化“未訴先辦”。

      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下半年,北京電控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秉承產業報國的初心使命,銳意進取、擔當作為,向著全年任務目標發起沖鋒,努力打造世界一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